有备无患 洪涝灾害后如何安全饮水自来水还能喝吗这些注意事项请收好

日期:2023-06-27 10:40:15 来源:​金华市卫生健康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每年夏天,我国多地区都会发生不同程度的洪涝灾害。确保饮用水安全是洪涝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关注点,以减少灾后因饮用水污染而暴发疾病的风险。

洪涝灾害对饮用水卫生的影响,可能会出现致病微生物污染、水质感官性状恶化(水变黄、浑浊,没水用,有异味)和有毒化学物质污染三个方面。

灾后如何安全用水?自来水还能喝吗?有哪些注意事项?请跟随卫生监督员一起来了解吧。

一、自来水能否饮用?

运转正常的自来水厂,会时刻根据源水水质变化情况,及时调整混凝剂和消毒剂的使用量,来保证出水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要求。所以,正在供应的自来水是安全的。

遭到损坏的自来水厂、被淹没的供水设施,立即会停止供水,待水退后经彻底清洗消毒并经卫生健康部门检验合格后才能恢复供水。

对于临时应急的供水水源,推荐选择的顺序为:优先选择泉水、深井水、浅井水,其次才考虑河水、湖水、塘水等。

二、临时应急供水怎么供?

瓶装水运输方便,水质安全,便于投放,通常在灾后一至两周用于解决应急饮水问题。

在道路交通情况允许的条件下,政府部门会利用水车送水,方便居民就近取水。送水工具在使用前应进行彻底清洗消毒。水车供水时,由专人负责,关注饮水消毒,确保饮水安全。

如以上两种方式无法实现,居委会(社区)应根据水源水情况选择适宜的水处理技术或设备,建立临时集中式供水站。

三、临时用水如何消毒?

煮沸是最简单有效的消毒方式,在有燃料的地方可采用。消毒的同时可杀灭寄生虫卵,所有饮用水提倡煮沸后饮用。

分散式供水,如直接江、河、渠、溪、塘、井、涌泉等水源取用水者,应在盛水器具内加入饮用水消毒剂进行消毒处理。选择化学消毒剂时,应参阅消毒剂使用说明书在专业人员指导下使用。

四、洪灾过后如何消毒井水?

受水淹没设施或严重污染的井,使用前必须彻底清掏冲洗沉积污物,整修井台、井壁及进行过氯消毒。消毒一般使用25-50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12-24小时后,然后抽出井水。

持续性井水消毒:取一塑料瓶(如:矿泉水瓶或可乐瓶等),在瓶体上开若干个小孔可按每立方米井水开3个孔计),孔径0.2mm,内装约上述计算用量25倍重的漂白粉,拧紧瓶口。然后另取一空瓶或木板作为浮标,用塑料绳系上,使消毒瓶悬在水面下约40公尺处。这样借取水时的振荡,氯液不断渗出,一次投药一般可持续10天以上。

五、还要注意哪些饮用水安全?

不喝生水,尽量喝烧开的水、瓶装水等;

不喝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不用来源不明或被污染的水漱口、洗菜等;

自己取水必须经消毒处理后方可饮用;

缸、桶、盆等盛水器具要经常消毒;

自觉保护生活饮用水水源及环境,在指定地点堆放生活垃圾、倾倒生活污水、排放粪便。

六、分散式供水有哪些种类?应该注意什么?

分散式供水是指用户直接从水源取水,未经任何设施或仅有简易设施的供水方式,水源大多是井水、溪水,也有用塘水、窖水的。

分散式供水应注意消毒工作,定期投放适当的消毒剂如漂白粉等或煮沸后方可饮用。注意定期对水质进行检验,确保水质卫生。

七、如何选择水源

选择顺序应该首先选择泉水、深井水、浅井水,其次才考虑河水、湖(库)水、塘水等;

在内涝地区,应划出水质污染较少的水域作为饮用水取水点;在流动的洪水地区,应在上游水域选择饮用水水源取水点,并划出一定范围,禁止在此区域内排放粪便、污水与垃圾;

退水后应尽可能利用井水为饮用水水源。水井应有井台、井栏、井盖及井的周围30米内禁止设有厕所、牲畜圈以及其他可能污染地下水的设施。取水应有专用的取水桶;

多人饮用的饮用水水源取水点(供水点)应设专人看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