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结束不愿意上学?市二院带您揭开“厌学迷雾”

日期:2024-12-12 15:41:20 来源:​金华市卫生健康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越来越不喜欢到学校上学?厌学的学生越来多,又该如何去化解这个难题?

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厌学?

1.不当学习导致负面情绪累积。在当下时代背景下,“早点学,不要输在起跑线上”仍旧是很多家长笃定的信条。毋庸置疑,早教有其特定的意义,但是不能违背能力适配、兴趣第一的原则,比如,小学教育重在学习习惯与学习兴趣的培养,不能过于强调学习成绩,因为兴趣导向是学习内驱力培养的重要推手。现代诸多跨学科研究发现,一个人每天要有5个小时的自主安排时间(睡眠除外),但当下的初高中生很难做到这点。当一个人的时空持久被外界固定安排,很多人会产生被控制的感觉,久之有些人内心会萌发出焦虑、恐惧甚至是愤怒的情绪,这无疑会加重厌学心理。

2.关于学习的传统理念仍未改变。现在初高中的广大父母多数还是70-80后,对于学习的概念还是停留在自己的学习经历经验中,在物联网时代以及即将到来的人工智能浪潮下,学习不能简单等同于“到学校上学”,父母更应该主动学习,顺应时代发展,主动开展适合自己孩子学习模式的探索。

3.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当孩子在多次努力尝试与父母沟通无果后,从失望到绝望再到躺平,其实也是一种无助无能甚至是讨厌自己的行为表现。另外,心理问题的背后都是关系的问题,很多厌学学生的背后是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同学社交关系出了问题,是和成人世界的沟通交流方式出了问题,这让孩子们无法专注于学习,甚至讨厌学业。4.个性化教学未真正落到实处一套教材,相同的老师,相似的教学模式,虽然很多学校也开展了一些个性化的教学,但是教学任务重,学生多,学生层次不同都等因素都告诉我们离真正意义上的因材施教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家长要如何应对孩子的厌学困局?

第一,尊重学习规律,杜绝持续过度学习,避免长期疲劳学习。父母要深刻地理解当下学习的辛苦,发现孩子学习乏力、有厌学的苗头时要高度重视并及早干预,切实有效地帮助孩子解决一些学习过程中的现实问题,切不可把孩子的厌学情绪与倾诉当耳边风,甚至挖苦孩子,讥讽孩子,以为这样会反向激励孩子,但是大多数情况下这么做往往事与愿违。

第二,培养运动习惯,鼓励阅读,支持交友。运动、阅读与游戏被称为育儿界的三大法宝,父母在督促孩子学习之余,一定要以身作则地参加体育运动,带动孩子少玩手机多看书,热爱生活交朋友,给孩子树立好榜样。

第三,要做因材施教的践行者。父母一定要做个有心人,积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不要轻易打压,同时,要对孩子的学习特点以及适合的学习强度有所了解,孩子学习能力与学校规则不匹配时,要坚定维护孩子的身心健康,给孩子打造一个温暖、安全的家。我们的孩子也许榜上无名,但绝不会脚下无路;他们可能是“学渣”,但可能在其他方面拥有独特的才能、优点和价值。我们要坚信,一个身心健康、人格健全、灵动活泼、活色生香的孩子才是未来社会最大的竞争力。

稿件来源:金华市第二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