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30700329943362P/2024-00049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422号 提案答复的函
金华市卫生健康委
2024-02-29
主动公开

朗读
解决类别:(A)
金卫办提〔2021〕15号
关于对金华市政协七届五次会议第422号 提案答复的函
张**等代表:
您提出的《加强医联体考核,实施健康小镇网格化管理助推健康金华发展》收悉,经我委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现答复如下:
为进一步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发挥区域医疗服务体系整体效益,按照“政府主导,统筹规划,资源下沉,能力提升,创新机制,持续发展”原则,2020年制定了《金华市城市医联体建设工作方案》,组建了市中心医院、市中医医院、市人民医院为牵头医院的3个城市医联体。全市范围内已有13家县级医院与省、市级三甲医院实行紧密型合作办医。2018年全市共组建14个医共体,实现县(市)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覆盖。成立了精神卫生、产科、皮肤病等专科联盟。高质量建设卒中、胸痛、创伤、危重孕产妇与危重新生儿五大救治中心,实现县市互动。下一步,结合您的建议,我们将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力度,进一步推进城市医联体建设:
一、加强医联体绩效考核。通过合理设定绩效评估指标,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估办法和指标体系,强化制度约束,推动落实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建立促进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激励机制,加快推进医联体建设,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制度。
(一)建立完善医联体运行机制情况。主要围绕形成责权利明晰的运行机制进行评估。要求医联体细化完善内部管理措施,统筹技术支持、人员调配、薪酬分配、资源共享、利益分配等,形成责权利明晰、优质医疗资源上下贯通的渠道和机制,推动医联体向紧密型发展。
(二)医联体内分工协作情况。主要围绕医联体内部各医疗机构建立分工协作关系进行评估。要求牵头医院要加强与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协作,吸纳不同功能医疗机构参加医联体,形成错位发展模式,建立医联体双向转诊机制,为患者提供诊断—治疗—康复—护理全生命周期、全流程健康服务。
(三)区域资源共享情况。主要围绕医联体推进区域医疗资源共享进行评估。探索建立统一信息平台,逐步实现医联体内诊疗信息互联互通。建立医学影像中心、检查检验中心、消毒供应中心、后勤服务中心等,为医联体内各医疗机构提供一体化服务。在加强医疗质量管理的基础上,开展医联体内医疗机构间检查检验结果互认,以及长处方、延伸处方服务。
(四)发挥技术辐射作用情况。针对区域内疾病谱和重点疾病诊疗需求,医联体内通过专科共建、临床带教、业务指导、教学查房、科研和项目协作等多种方式,帮助医联体内其他机构开展新技术、新项目,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加强医联体内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联体内医疗质量同质化水平。
(五)可持续发展情况。建立医联体利益共享机制,促使医联体向紧密型协作方向发展,形成保障医联体持续发展的动力机制。
二、合理运用考核评估结果。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医联体综合绩效评估工作,逐步建立医联体综合绩效定期评估制度和相应数据信息报送制度,加强评估结果的反馈,做好结果的解读和运用,有效引导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积极参与医联体建设。
(一)建立绩效评估结果沟通反馈机制。及时对医联体建设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反馈,存在的问题要积极整改。
(二)逐步建立绩效评估结果公示制度。注重对综合绩效评估结果的量化分级,以适当的方式公开绩效评估结果,促进完善医联体建设和发展。
(三)逐步建立与绩效评估相挂钩的奖惩制度。充分发挥绩效评估的激励、导向作用,将评估结果纳入医改考核和公立医院院长年度考核,将评估结果作为评先评优等重要依据。
三、优化医防协作机制
(一)推动专业公共卫生机构主动融入医联体建设,推进疾病三级预防和联系管理,促进医联体更好的落实公共卫生任务,做到防治服务并重。扎实做好基层儿童保健、妇女保健和计划免疫工作,加强高血压、糖尿病、严重精神障碍和恶性肿瘤等健康管理,做到防治服务并重,实现院前预防、院中诊疗、院间诊疗、院后康复的全程连续闭环的医疗健康服务。
(二)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完善签约服务机制,建立针对普通人群和慢性病患者、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计划生育特殊家庭等重点人群的菜单式签约服务包,建立以全科医生为主体,全科与专科联动、签约医生与团队协调、医防有机融合的服务工作机制。完善签约服务筹资机制,强化首诊和转诊服务功能,在保证质量的基础上,不断扩大签约服务覆盖面,积极推进家庭病床建设,让家庭医生成为群众健康和医保基金的“双守门人”。
再次感谢您对卫生健康工作的关心和支持。
联系人:陈** 联系电话:0579-82469892
金华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2021年6月1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