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睡安睡 - 中医助眠

日期:2025-04-24 17:28:23 来源:​金华市卫生健康委 浏览量:​
分享:
     

朗读


《黄帝内经》云:"夜卧早起,广步于庭,被发缓形,以使志安,趣舒缓,以养生气。"。中医强调"天人合一",认为人应当顺应自然规律生活。子时(23时至1时)是天地阳气始生之时,人体阳气也开始生发。若此时不休息,会严重耗损阳气,影响次日精力,长期则会导致多种健康问题。

常见的几个睡觉时会有的症状

⚠️ 打呼噜=睡的香?可能会高血压!如果晚上睡觉打鼾不断,有憋气感(呼吸暂停),白天醒来头痛、困倦乏力很可能是恶性打鼾,可能会导致高血压,建议就医。

⚠️ 秒睡=睡眠质量好?是睡眠不足的信号!躺下5分钟内睡着是睡眠不足的信号,理想情况下,躺下10~15分钟内入睡最佳。

⚠️ 周末“补觉”,只会越补越乱!工作日缺觉,周末补觉,“拆东眠补西眠”,越补生物钟越乱,形成恶性循环,可能会构成睡眠障碍、损害身体健康。


中医如何助眠

1.穴位按摩

①百会穴

位置:位于头顶,两耳尖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轻轻按压,每次按摩1~2分钟。这个穴位有助于平静思绪,缓解焦虑和烦躁,促进放松和深度睡眠。



②安眠穴

位置:位于颈后的翳风(耳垂后方,乳突下端前方凹陷处)与风池(枕骨之下,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处)连线的中点。

操作方法:用中指和无名指按压,每次按摩1~2分钟。这个穴位有助于放松肌肉,促进舒适睡眠。



③内关穴

位置:位于手腕掌侧,腕横纹上2寸,两筋之间。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压此穴,按摩1~2分钟。这个穴位有助于平衡身心,缓解焦躁,促进良好睡眠。



④太溪穴

位置:位于内踝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操作方法:用中指和食指按压此穴,每次按摩1~2分钟。这个穴位能够平衡体内的能量,缓解失眠多梦等症状,改善睡眠质量。



⑤涌泉穴

位置:涌泉穴位于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操作方法:按摩方法包括手指按压法、手掌摩擦法、拳头叩击法等,按摩时力度要适中,以感到舒适为宜;时间一般为3~5分钟,每天可进行多次按摩。



(按摩注意:在按摩前,需要保持手部清洁。按摩时使用轻柔的力度。如果在按摩过程中感到剧痛或不适,应立即停止按摩,并咨询医生。按摩可以作为失眠的一种辅助疗法,但若是长期或严重失眠问题,还是需要就医规范诊疗。)

2. 睡前学会泡脚

通过泡脚,增加身体热量,扩张体内血管,有助于促进体内血液循环。一般泡脚要在饭后一小时后进行,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微微发汗即可,不可大汗淋漓。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


【特别声明】

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予以删除

稿件来源:金华市中医医院  作者:周甜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