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朗读
一、什么是百日咳?
百日咳是百日咳鲍特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病程较长,若不治疗,咳嗽症状可持续2—3个月,故名“百日咳”。虽然计划免疫接种早已推广,但近年来国内外出现了百日咳疫情回升的情况。
二、百日咳的传播方式
百日咳患者、隐性感染者及带菌者通过呼吸道飞沫和咳嗽、说话、打喷嚏时分泌物散布在空气中形成的气溶胶传播,人群对百日咳普遍易感,5岁以下小儿易感性最高。
三、百日咳的表现和特点
1.卡他期:可有低热、咳嗽、喷嚏、流泪、乏力等类似感冒的症状。
2.痉咳期:出现特征性阵发性痉挛性咳嗽:连续10余声,甚至30声短促的咳嗽,继而深长地吸气,吸气时空气通过狭窄的声带发出鸡鸣样吸气声,接着连续阵咳,如此反复直至排出大量黏稠痰液和吐出胃内容物,一般以夜间为多。痉咳发作时,可因胸腔压力增高出现颈静脉怒张、颜面水肿、球结膜下出血、鼻出血、眼睑皮下出血。
婴幼儿和新生儿可因声带痉挛引起窒息,出现缺氧发绀而抽搐,称为窒息性发作。
3.恢复期:阵发性痉咳减少至消失。
四、百日咳的预防方法
1.管理传染源:
居家隔离病例应减少与外界及家庭成员的近距离接触,特别是避免与婴幼儿和孕产妇等重点人群近距离接触,如需外出应佩戴口罩,保持社交距离,避免前往人群密集场所。对于使用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百日咳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临床诊断后至有效抗菌药物治疗5天;对于未及时进行有效抗菌药物治疗的病例,自我隔离期限为发病后21天。自我隔离期间如病情加重应及时就诊。
2.切断传播途径:
保持室内通风,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勤洗手,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外出佩戴口罩。
3.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
接种疫苗是预防百日咳重症和死亡的重要措施,按照国家免疫规划程序,儿童应在3、4、5月龄和18-24月龄各接种1剂次含百日咳成分疫苗。适龄儿童应及时、全程接种含百日咳成分疫苗,未接种儿童应尽快补种。
五、百日咳的治疗方法
1.病因治疗
抗生素是治疗百日咳的主要方法:指南推荐首选大环内酯类如阿奇霉素。对于大环内酯类耐药或大环内酯类经验性无效的患者,2月龄以上儿童和成人首选复方磺胺甲恶唑,2月龄及以下婴儿可选用头孢哌酮舒巴坦或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
(1)呼吸道管理:保持环境湿润,避免烟雾刺激,婴儿需监测呼吸,必要时吸氧和机械通气。
(2)营养补液,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3)使用止咳化痰药物等。
3.高危人群管理
婴幼儿建议住院观察,尤其是6个月以下的患儿,易发呼吸暂停、肺炎等。孕妇、免疫功能低下者,密切监测,在医师指导下用药。
稿件来源:金华市人民医院